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百姓的原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30 13:1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百姓”,今天的意思是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的普通人。但是在最早的时候,“百姓”却是指官员。  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因此那时的“百姓”是指贵族和官员,“百”是概数,言其多,所以众多的贵族和官员合称“百姓”。《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尧典”篇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族既然已经和睦了,接下来就该辨别百官,彰明各自的职责了。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进入乱世,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阶层的地位开始上升,宗族逐渐衰落,“百姓”开始失去贵族的意义,地位与庶民相当了。战国之后,“百姓”开始泛指平民。
  “百姓”指官员的时候,常常与“黎民”对言,“黎民”就是现在的老百姓这个意思。为什么叫“黎民”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黎者,众也”,因百姓众多而称为“黎民”。另一种说法是“黎”是“黧”的通假字,黑色。“黎民”又称“黎首”,脸部是黑色的,这是指受过黥刑的犯人。黥刑又称墨刑,乃五刑之一,指刺刻面额,用墨染成黑色,作为罪犯的标记。这部分人就被歧视性地称为“黎民”或“黎首”。相应地,普通百姓则被称为“细民”。“细民”即平民,可见“黎民”的地位要低于“细民”。为什么会低于“细民”呢?那就是因为“黎民”是受过刑的犯人的缘故。
  受过刑的犯人满了刑期,或者因立功而抵消刑期,就可以升为“细民”;同时,“细民”犯了罪也有可能成为“黎民”,慢慢地,二者之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黎民”也逐渐演变为普通百姓的通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