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0932|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 关于“咽音”用在声乐上的批判 [复制链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5 04:59:0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所谓“咽音”最早见于医学名词,是给那些摘除了声带或声带严重病变的病人用来发声或治疗的手段,其发声原理就是用丹田气息,在倒漏斗形状的咽喉引起共鸣形成基音,再通过气息的传送引起口腔,鼻腔,头腔共鸣,俗称腹语。是不用声带或室带振动,完全用气流振动发声的方法。70年代由我国嗓音专家林博士把这个发声方法用在声乐上,当时就被包括李双江,沈湘,周小燕在内的许多前辈全盘否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是用这个方法唱歌,很难区分男女各声部,甚至很难区分男女声,大家都知道区别男女声的根本在于声带,人在变声期时男孩变成男声,女孩变成女声,童声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其二如果用了声带振动来发声,那就不叫“咽音发声方法”了,叫其他发声方法了;其三如果用了声带振动,在倒漏斗形状的咽喉共鸣,只会加重声带的损害,起不到一点治疗效果,因为声音必须经过宽,通,松的管道时才流畅和自然,同时气流对声带的损害程度最小,这是物理学原理,大家都明白,就像捏紧水管头一样,压力增大,同样的道理气压增大对声带的冲击就大;其四就是纯咽音尖锐刺耳,很难听,近似鬼叫,再者,一般的声乐作品很少有超高音的,没有必要用这个方法唱出超过人类极限的音。所以说“咽音发声方法”是不能用在声乐上 的,用在表演或伴奏上还行。

Rank: 5Rank: 5

UID
414141
帖子
9115
主题
1
金币
7273
激情
9462
积分
8185
注册时间
2010-3-1
最后登录
2024-4-25
35
发表于 2019-8-25 11:17:52 |只看该作者
当时就被包括李双江,沈湘,周小燕在内的许多前辈全盘否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是用这个方法唱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334139
帖子
22
主题
0
金币
4
激情
0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9-4-12
最后登录
2009-9-13
34
发表于 2009-5-16 15:58:15 |只看该作者
讲的好 专业  就是没听懂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18473
帖子
734
主题
43
金币
452
激情
645
积分
525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22-3-17
33
发表于 2009-5-16 14:02: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大儿 于 2009-5-16 17:08 编辑

您说的我都听懂了,不再讨论这个咽音了,好劳神呦。不过您说的吹子弹壳或钢笔筒,倒是引起了我很多的童年的记忆,我还曾经用春天刚刚见绿的柳枝,抽去中间的木质,只剩下一段皮管,再把一端剪齐销薄,这样就可以吹响了,俗称“拧喇叭”(树皮需要拧几下才可以抽出中间的部分),可以做成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型号而发出不同的音高,也和排箫类似。有时还在一支比较大的上面弄出几个眼儿,能变换音高,就像竖笛。哈哈,儿时真的是很天真又很好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32
发表于 2009-5-16 13:16: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zihu 于 2009-5-16 13:58 编辑
我赞同这位朋友的说法。我想,林博士在教学中所说的咽音,也不是指的纯咽音,是指借用或借鉴它的发声原理。至于教病人发声,则说的是纯咽音。他以前是学医的,是研究嗓音的专家,他不应该也不至于不清楚纯咽音不能直 ...
恩大儿 发表于 2009-5-16 10:08
恩大人,我最初也是这么理解的,后来通过多次实践,特别是从笛子和排笛中悟出了道理,这个“管”不是"基音管”因为它不能决定音高,就是没有音高的变化,只是起到共鸣和传声的作用,你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这个“管”两头都是通的,还记得小时侯我们吹子弹壳或钢笔筒吗?是不是能吹的很响亮,如果两头都是通的而且是一样大小就吹不响了,如果管的中间有被气流相吸而突出的部分就能发出声来,就和鸭子的发声原理一样,但是也没有音高的变化,我小时用不同的子弹壳能吹出《东方红》来,长大后才知道这就是简单的排笛,另外,我说的纯假声或纯咽音也是经过了不同腔体良好共鸣出来的声音,实际上是没有的。除非没有脑袋了,只有声带和咽喉了,人不早死了;如果没有声带了,那个“管”才叫没有音高变化的基音管。我怎么说你们才明白呢?真是急死我了,记住只要声带振动才能决定音高的变化否则鸭子都能唱歌,也许是我的文章没有说明白让你们误解了,这样理解好了,我说的咽音是没有声带的或声带不振动,靠吹响那个“管”,这个管虽然两头通,但必须是一头大,一头很小才能吹响,就像圆珠笔筒,或者是中间相吸而突出一部分,就像鸭子,都是没有音高变化的《我倾向于后者》;而你们理解的林博士说的咽音就是我说的真假混合声,百分之80是一会事,不同的就是他的训练方法是刻意的,机械的,而我是自然的并根据自身情况和民族特点不断调节的,如果用他的方法唱美声很难分出声部,唱民歌很难把字吐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18473
帖子
734
主题
43
金币
452
激情
645
积分
525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22-3-17
31
发表于 2009-5-16 10:08: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大儿 于 2009-5-16 10:32 编辑
咽音是好东东!它能提高人的发声能力!
咽音也并不是不用声带发声,只是它还有基音管!
纯咽音不适合直接用于歌唱,用于歌唱的声音是基音加上了其他共鸣腔的共鸣形成的!
咽音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ZHYIABC 发表于 2009-5-13 17:50
我赞同这位朋友的说法。我想,林博士在教学中所说的咽音,也不是指的纯咽音,是指借用或借鉴它的发声原理。至于教病人发声,则说的是纯咽音。他以前是学医的,是研究嗓音的专家,他不应该也不至于不清楚纯咽音不能直接用于歌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30
发表于 2009-5-14 20:36:23 |只看该作者
恩大人:纯假声,或是声带不震动的“腹语”,“口技发声法”等这些都是“咽音”的派生物。他后面还有一个视频讲的是给一个摘除了声带的病人讲解怎么发声,你去找找看一下就明白了,你不要被他前面的理论给蒙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18473
帖子
734
主题
43
金币
452
激情
645
积分
525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22-3-17
29
发表于 2009-5-14 20:18: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大儿 于 2009-5-14 20:52 编辑

cai老师,您指的咽音好像是指纯假声,或是声带不震动的“腹语”,“口技发声法”等。我看林说的好像不是这个意思,也许是我没有理解明白,这里的道理很深奥啊。(我曾在电视中看到过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女孩儿能说腹语,嘴巴闭着完全不动,还能说话,声音好像是个五六岁的儿童发出的,而且听起来声音是从腹部发出的,吐字的确不是很清晰,觉得很神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28
发表于 2009-5-14 19:53: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izihu 于 2009-5-14 20:06 编辑

恩大人:原文
‘咽音是意大利美声唱法古老传统的一个喊嗓法。它对发展发音能力是非常有特效的。它的声音很奇怪,它叫喊嗓。怎么喊呢?就像这样的(示范)这种声音。它很有效。为什么有效呢?我们科学研究发现它有效的道理是因为它跟天然发音法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说这个是人的发声器官是在这里。声带是在发声器官里边,这是假声带,这是真声带。天然的发音方法,它是把那喉器挤着来发高音的,喉腔里边的共鸣点就这么一点。发咽音的情况呢,就是把咽部调节成为管的样子,就好像我们吹口哨那样,做成管形,这管子放在后面。你看,这共鸣腔就加大。不但加大,还改变发音性能,像一部管乐器。所以这个管乐器是这样子,有管的作用,气跟管子的粗细调节了以后,声带振动的部分就不一样。所以发音的性能大大地改变,效率大大地提高。第二个原因,贝诺利氏(Bernuolli)他发明,气吹的时候,气流会产生对管子的旁边产生吸力。美声唱法主张“唱在气流上”,气一冲,声带不是主动来靠拢发音,而是被动地被呼吸、吸的靠拢当中来发音。所以它很不费力。这喉部的肌肉很不费力。所以可以常唱不累。下面我很简单地介绍这个方法。怎么练?我想办法尽量用声音示范,让大家知道。”后面还有8个步骤和更详细的文章。`````````````````````````````````````````````说实话这套理论是对的,但并不是“咽音”才有的理论,所有的唱法都要遵循这个理论我主要是针对他的8个步骤,太刻意,太机械,,他说的那个“发音管”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只是在后来给破坏掉了,我们不能老是抬着头,张着嘴,吐出舌头去唱歌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其实我也并不反对练这个,我都经常练气泡音,主要是为了修复嗓音,不管美声还是民族用它去唱歌,绝对会有分不清声部和吐字不清的不利影响,后者最为严重,如果你练3 个月再唱最拿手的哪个《扯```````》,你就会知道:我怎么成大舌头了?声音怎么变的这么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18473
帖子
734
主题
43
金币
452
激情
645
积分
525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22-3-17
27
发表于 2009-5-14 17:21:27 |只看该作者
cai老师,我是自从看了你的这篇文章后才了解的咽音唱法,对林博士的观点也是一无所知。昨天看到了楼上留下的地址,才去看的。以前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但看了林博士的文章和视频示范讲解,觉得也是很有道理。我在想,为什么林博士的方法这么多年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推崇,我想一定是有很多人从中受益匪浅,这当中也不乏成功人士,如果这种咽音唱法不可取,岂不早就被人摒弃了。于是我猜想,你和林博士之间一定在咽音的概念上有误差,此咽音非彼咽音。声乐本身就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全凭意会和理解,可能你们说的是两回事。再有,林博士讲的咽音唱法主要针对的是美声,而您讲的大多针对的是民族,两者本身在发声机理上就很不相同,可能是对咽音的理解和你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您说对林博士的文章可以倒背如流了,您试试换个角度,把文章正过来读几遍,看是不是你们对咽音的概念有误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