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少开会治文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1 08:56: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风事关党风,党校作为干部教育的主阵地,若真能在改进文风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不仅利在当代,而且功在千秋。读过无数言之无物的文章,也听过一些空话连篇的报告。有切肤之痛,所以对改进文风的倡议要为文响应。
学习时报做东召开座谈会,各路专家济济一堂,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文风,海阔天空,各抒己见。不过,虽然大家专业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识,即改进文风刻不容缓。然而我所思考的是,国人文风江河日下究竟是何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想来想去,我的答案四个字:“利益驱动”。
不是信口开河。先说我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第一个现象,是经济学教科书。当年我上大学时,教材通常30万字左右,可30年过去,今天国内教材的字数差不多都翻了番。是经济学发展突飞猛进吗?非也。就我所知,近30年学界建树并不多,尽管国际上每年有人拿诺奖,但那都是30年前的成果。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相对停滞,可教材为何越编越厚呢?我推测,这是与国内职称制度有关。就在几年前,大学评职称还是比著作字数,谁字数多谁先当教授,利益攸关,教科书膨胀不足为怪。
第二个现象,是经济学论文。翻开经济学期刊,大多文章写法如出一辙,也罢,而更麻烦的还是文字,要不是空洞晦涩,就是滥用数学,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明白。一位在某权威期刊做编辑的朋友说,他们刊物选用稿件,仅一个半人能懂,作者本人懂,责编半懂不懂。这说法无疑有些夸张,但目今经济论文不好读是事实。奇怪的是,经济学大师斯密的《国富论》,有初中文化就能懂,为何今天的论文那样艰深呢?尤其是那些博士论文,哪怕你是博士也未必能看明白。
经济学适当用数学是好事,我不反对;然而滥用则物极必反。数学代替不了经济学,说上天,它也只是协助推理的工具。一篇经济论文若理论无建树,数学用得再深,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废纸一张。如此浅显的道理,学子们不会不知。既然如此,可大家为何不在理论创新上下力而对高深数学情有独钟呢?其中奥秘,我当年一位师兄一语道破,他说数学用得高深,旁人就不知所云,审评教授看不懂又不好明说,有苦难言只好网开一面,于是论文答辩轻松过关。
第三个现象,是领导作报告。这些年我听过的报告无数,其中当然不乏精彩的,但讲空话套话的也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领导讲话大多是念稿,甚至一字不拉。几年前我到西北坡,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看过毛泽东同志在全会上作报告的录像,当年毛主席只拿一个提纲,讲得神采飞扬。相比之下,我们现在一个省、市领导,讲话都得让别人先拟稿。是领导水平低吗?未必。很多官员,从省到县,多数其实都能说会道,可一旦作起报告来就照本宣科。
何以如此?我的解释是:如今大小会议多,多如牛毛。办会单位为提高规格,往往挖空心思,请领导到会讲话。领导非神贤,不可能万事通,情况不了解还要讲话,不得已,故只能请别人捉刀拟稿。另一方面,领导要到处讲话,言多必失,为避免讲错话,高明之策就是讲空话。空话虽不管用,但空对空,对不了也错不了,不会有后遗症。由此看,讲空话原本是出于无奈,然而空话讲多了也就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天长日久,也就成了官场一大流弊。
其实,国人的文风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整顿文风。既然文风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那么今天我们要改进文风,若无机制保证,仅靠发号召我看怕是难以成事。经济学说,制度高于一切。要改进文风,重要的还是要创新机制。说我熟悉的例子。我供职的中央党校,原来评职称的一项硬指标是比著作字数,攀比之下,学者的文章是越写越长。前几年改了规矩,评职称只看代表作,不比字数,于是泛泛空谈无人问津。
另一例子是中央党校的授课制度。我刚进党校时,每节课是三小时,可那时总有教员拖堂,学员怨声四起,意见大。后来校委立规矩,限定每节课不得超过两小时,并让学员当堂给教员评分。你猜怎么着?拖堂现象嘎然而止,教学效果大大改观。去年我在党校作学员,听课一年,不仅拖堂少;而且授课质量出我意料,许多年轻教员本来都是朝夕相见的同事,可听过他们授课,仍让我刮目相看。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官员的文风。如何让官员少讲空话?办法虽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恐怕也是立规矩。比如今后领导作报告,能否借鉴中央党校的做法,让下面的听众打打分。分数可以不公开,但必须反馈给领导本人。要点是,听众打分应不记名,记名打分,大家不敢说实话,规矩就会流于形式。而困难在于,官员给自己立规矩,革自己的命,谁会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那天我在学习时报座谈会发言,提出领导讲话要让听众打分,与会者都赞成,并报以热烈掌声。不过掌声归掌声,我知道要真正做到不容易。既然党校要带头改进文风,那么就请领导带个头吧。能不能迈开这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