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5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震撼 !中国导致全球井盖失窃? [复制链接]

Rank: 4

UID
90772
帖子
3237
主题
801
金币
3124
激情
130
积分
3448
注册时间
2005-7-11
最后登录
2018-3-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5 22:16: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德国“凤凰”飞到中国

    我到那儿时,只剩下一块疤了,一块赭色的土疤,有25个足球场那么大。德国最大的钢铁厂之一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又名“凤凰”,为纪念钢厂所在地多特蒙德从1944年轰炸后的废墟中崛起),自“二战”前一直矗立此地。如今,这里只剩下几堆扭曲的废铁。我朝路边一位身着工装的男子走去,他正将一截巨大的金属管道吊上卡车。我问管子往哪运,他伸直腰,然后说道:“中国。”

    钢厂的设备早就运走了。安装在60米高的厂房内的顶吹氧转炉,加工卷板长度超过1公里的热轧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鼓风炉,还有许多其他部件,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长江口附近被拆箱。在长江的平坦冲积平原上,又严格按照在德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运走的设备总重达25万吨,外加40吨详尽解释重组过程的文件。

    中国人把德国人震了

    蒂森克虏伯钢厂表示,无论有没有找到买主,工厂都得关门。中国人的突然收购来得太快,但令当地人目瞪口呆的,与其说是中方的收购,不如说是随后发生的种种事情。

    好像不知从哪儿来的,厂里突然出现了近1000名中国工人。在废弃的厂房内,他们搭起临时宿舍,就在那儿凑合着睡。整个夏天,工人们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后来,一些德国工人和管理人员颇有微词,中国工人才被迫尊重当地法律,每周休息一天。

    单是中国工人的勤奋,就足以让鲁尔(多特蒙德所在区)的硬汉反省。可事情还不止于此。当地人注意到,中国拆卸队登上40米、50米、60米高处的无防护走道,攀爬扶梯和脚手架时,完全不用安全带。这一“景观”在当地媒体引起了轰动。有人称之为“终极中国外卖”,德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记者在场的那天,看到一根细绳从98米高的赫尔德火炬烟囱顶上垂下,一个中国工人吊在绳子上。记者在新闻稿中问道:“中国杂技演员到城里来了吗?”

    到2002年底,中国人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拆卸工作,比答应蒂森克虏伯钢厂的进度提前了一年,而比这家德国钢厂的最初估计整整提前两年。

    在中国工人离开前夕,柏林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一位外交官前来对工人发表讲话。“中国人在德国以洗盘子和开餐馆出名,”外交官说,“我们的企业想在这里开展业务时,有时仅仅是为了约见对方一面,就得低声下气。但你们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中国人争了光!”

    中国导致全球井盖失窃?

    “凤凰”飞去,赫尔德区成了全球首批感受中国崛起惊人力量之地。此前,这个崛起的亚洲大国确实引发许多微震,但鲜有达到地震级别。2001年,“凤凰”的买家谈判交易时,中国尚未加入WTO。那时,中国经济确实是推动亚洲的火车头,不过尚未具备世界级的实力。

    然后,突然之间,或者说相当突然地,“中国”成了日常国际新闻。这一转变何时出现,很难加以确定,或许是2003年底,也可能是2004年初。我说不准。

    那是2004年2月中旬之后的几周里,世界各地的井盖开始从马路和人行道上消失。中国的需求将废金属价格推到了历史新高。各地盗贼几乎所见略同。夜幕降临时,盗贼们就撬起铁制井盖,卖给当地商人。商人把井盖切割后,装船运往中国大陆。

    第一批井盖被撬事件发生在台湾地区,下一批则在临近国家,如蒙古和吉尔吉斯斯坦。很快,复苏的“中央之国”的引力,抵达世界最遥远的角落。哪里太阳下山,哪里就有小偷为满足中国的饥渴开工。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月内就有150多个井盖失踪。苏格兰“下水道井盖大抢劫”期间,几天内100多个井盖就没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格洛斯特和马来西亚吉隆坡,行人一不留神,就跌进井里。

    我坐在办公室中,望着北京长安街,想像着中国变戏法似地变出一支经济大军,然后派遣它们冲向世界。购买私家车的速度如此快,长安街的交通一周比一周堵塞。我刚上任时,长安街一头是前苏联时代的公寓;任期结束时,那里则变成了拥有玻璃和铬合金外墙、大理石大堂的高耸楼群。一度无处不在的自行车,正在逐渐消失。底楼窗外的人行道上,到处都是低声兜售盗版DVD的小贩。

    我在窗口看到的变化,在整个中国要放大100万倍。这些变化合在一块,就成了中国转型的种种迹象。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转型,让4亿多人脱离了每天支出一美元的贫困线。同期,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4%,是全球大型经济体中最高的。1978年时,私人电话几乎还闻所未闻,而到2005年,约3.5亿人拥有移动电话,1亿多人上网。

    就像井盖一事表明的那样,当今中国的种种事件与以往不同,不只是在外国引起反响,而是以多种不同方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的运作方式。

    据说,约200年前,拿破仑曾警告世人,应该“让中国沉睡,因为一旦它醒来,将震撼整个世界”。拿破仑是在什么场合发出这一警告的,没有记载可查,引用的话本身可能并不准确,甚至有可能是伪造的。

    但有一点肯定属实:中国的复兴,标志着中华民族长期落后衰弱时代的终结。中国释放出的能量就展现在我办公室窗外,展现在这个大国其他不计其数的地方,并开始震撼世界。中国国内趋势和事件,以什么样的方式投射到外部世界并产生影响的呢?

    “吃得少,跑得好”的马

    收购凤凰钢厂的企业叫沙钢,在江苏省,因其兴旺之处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命名。1975年刚起步时,沙钢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办作坊。当时中国的钢产总量与多特蒙德一地的产量差不多。在此后的岁月里,业务开始腾飞。厂主叫沈文荣,以前是个农民,只受过基本教育,却把后院的炼钢炉变成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钢铁生产商之一。我一踏进厂房大门,就发现自己站在中间。我转了几个弯,看到员工们坐在一排排小格间里,盯着电脑屏幕。忽然我注意到,身后几英尺的地方,透过一道玻璃隔墙,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坐在办公桌边,在仔细看文件。几个职员手里拿着文件,在一旁排成一队。

    沈文荣抬起头,发现上午业务队伍中有个不请自来的外国人,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显得很高兴。他只是从老花眼镜上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叫我坐在旁边的矮木凳上。

    沈文荣的办公桌比学校的课桌大不了多少,与中国企业老总犒劳自己的硬木“大班台”大不相同。沈文荣的玻璃桌面上,堆着两叠文件,中间立着个有机玻璃笔筒,里面插了几支廉价圆珠笔。桌上,没有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没有商业成就纪念品,也没有电脑。沈文荣似乎更喜欢当机立断,以实实在在的形式经商。排在我前面的生产线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手里都攥着手写或打印的A4纸。

    我告知来意时,沈文荣打断了我的话,要我在后面房间等他。半小时后,沈文荣再度露面。我们在会议桌旁坐下,他要我开门见山,省去繁文缛节。我问,为什么要买钢铁厂呢?“我要的马,既要跑得快,又要少吃草。”他说,“几年后,全球钢价肯定下跌。那时,许多从海外购进昂贵新设备的对手要么破产,要么债务太多,动弹不得。那时你会明白这是笔好买卖。”

    沙钢买下这家德国钢厂的价格是2400万美元,相当于一堆废铁的价钱。从多特蒙德算起,陆运海运费是1200万美元,重建费用(加上购买土地的费用)另需12亿美元。全部加起来,大约是一座新厂成本的60%。通过改造,年产量会比德国人的提高300万吨,这一点沈文荣有信心。到钢厂全面投产,沙钢目前的产能将提高逾一倍,从而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前20强。

    假如沙钢当初决定买一座新厂,不仅代价会大得多,而且制造设备要花大约3年,总装要1至2年。相比之下,“凤凰”确实是匹跑得快、维护要求低的好马。沈文荣说,与蒂森克虏伯钢厂谈判期间,他是占优势的。虽然2001年全球钢价处于低谷,但他知道,今后两三年里,中国的需求会飚升,而对德国人来说,能找到个买主就很高兴了。他们不可能预见到,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需求会不同寻常地飞涨,把全球钢价推到很高的水平,“凤凰”在多特蒙德生产,也能产生可观利润。

    德国人很合作,沈文荣表示。对德国人的技术与诚信,他和负责搬迁赫尔德厂的总工程师倪根来均颇为敬佩。倪根来说,显而易见,德国人热爱自己的工厂。他回忆道,一个大个子德国中年人带他参观工厂,在烧结厂门口开始啜泣。倪根来说,“他在厂里工作了20年。”

    对中国人而言,“凤凰”厂了不起之处,是它向大众汽车提供钢材。在中国,迄今没有几家企业具备生产汽车用钢的技术,因而存在取代昂贵进口汽车用钢的潜在市场,尤其是现在,全国的汽车销售空前繁荣。大众汽车在上海有一家大型工厂,离沙钢并不远。所以,沈文荣的憧憬很简单。沃尔夫斯堡设计的轿车,仍将采用多特蒙德精湛技术生产的钢材,只是整个制造流程将在长江三角洲展开。

    (节选自《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前四章,各章节均有删节)

    书介

    《China  Shakes  the  World:the  Rise  of  a  Hungry  Nation》,中译名《《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英文原版于3月30日由Weidenfeld&Nicolson出版社出版,作者James  Kynge(金奇)是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本书尚未有中译本,英国《金融时报》的几位译者译出了部分章节。

    在亚马逊的英国网站(www.amazon.co.uk)上,对此书有如下的评价:“我们一直在找寻一本能真实反映新中国面貌的书,这个国度在25年来的变化已让世人无法辨认。从1998年就在英国《金融时报》北京站担任首席记者的金奇,用此书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现实,同时试图告诉我们,在中国开始在全球发挥极大影响力的今天,世界的未来会是如何,现在的中国不过刚刚开始伸展四肢而已。这是一本让你了解中国是如何在世人惊异的目光中重新站起来的书。”

[ Last edited by 蝶つ舞 on 2006-5-16 at 10:03 ]

Rank: 2

UID
15002
帖子
949
主题
53
金币
0
激情
17
积分
95
注册时间
2004-7-17
最后登录
2014-9-15
2
发表于 2006-5-16 04:51:39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中国人的素质就是这样,毕竟中国还是穷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110656
帖子
59
主题
5
金币
86
激情
0
积分
92
注册时间
2005-10-30
最后登录
2006-5-25
3
发表于 2006-5-16 16:42:56 |只看该作者
还真讽刺的说...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90772
帖子
3237
主题
801
金币
3124
激情
130
积分
3448
注册时间
2005-7-11
最后登录
2018-3-26
4
发表于 2006-5-19 22:26:50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海韵 at 2006-5-16 04:51:
哈哈,中国人的素质就是这样,毕竟中国还是穷么!!!


不觉得好笑啊,这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来赞赏中国的发展速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90772
帖子
3237
主题
801
金币
3124
激情
130
积分
3448
注册时间
2005-7-11
最后登录
2018-3-26
5
发表于 2006-5-19 22:28:59 |只看该作者
随着一声『富神爷爷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2两黄金。
Originally posted by 康喬 at 2006-5-16 04:42:
还真讽刺的说...                                      .


不知你有没有看完啊,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是对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表示赞赏的!!!!!!!!写得是很真实,但没有讽刺的意思啦!!!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90772
帖子
3237
主题
801
金币
3124
激情
130
积分
3448
注册时间
2005-7-11
最后登录
2018-3-26
6
发表于 2006-5-19 22:29:27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康喬 at 2006-5-16 04:42:
还真讽刺的说...                                      .


不知你有没有看完啊,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是对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表示赞赏的!!!!!!!!写得是很真实,但没有讽刺的意思啦!!!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