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破除酒桌上的六个谬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 10:40: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谬误一:酒能助眠
失眠的人想靠饮酒来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大量饮酒确实可以使大脑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让人很快睡着。但是,这种睡眠是浅睡眠。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深睡眠。每天有一段深睡眠,我们的身体才能得到休整。第二天我们才能精神饱满。
同时,在睡眠中,我们的肝脏解酒功能是减弱的。因此,经常过量饮酒后入睡,会造成有害物质蓄积,比白天喝酒对身体的危害更大。特别是有长期睡眠障碍的人,经常会吃一些安眠药。喝酒还会加重安眠药的毒副作用,增加对身体的危害。
谬误二:酒能助性
有人统计过,每天喝半斤以上烈性酒(比如白酒)的男性,快则一年,慢则十几年,睾丸会完全萎缩。长期过量饮酒的女性,大约有三四成会出现月经失调、卵巢早衰、性冷淡或者男性化。
总之,无论男女,过量饮酒都会降低性生活的质量。非但不能助性,倒有可能败性。正如莎士比亚所说:“酒激起了欲望,但也使行动化为泡影。”
谬误三:酒能壮骨
很多人都相信“以脏补脏”的理论,想想老虎多么雄健,坚持喝虎骨头泡的酒,一定能壮骨。所以,即使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杜绝猎虎,虎骨酒依然畅销。
事实恰恰相反,酒非但不能壮骨,反而容易造成“骨弱”“骨松”“骨脆”,甚至“骨折”。因为骨的重建需要充足的钙盐和基质,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矿物质代谢明显异常,钙、磷、镁缺乏,会加速骨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谬误四:酒能壮胆 关于“酒壮英雄胆”,有不少故事传说。样板戏里李玉和唱道:“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水浒传》里,武松喝了18碗酒,上景阳岗打虎。但是,这些都是文学作品的夸张。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办正经大事需要的胆量、魄力绝不是靠酒来激发和提升的。喝了酒以后,言语和行动往往会失控。“酒后吐狂言”“酒后出丑态”“酒后办蠢事”才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
有人统计过,大约1/3的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是由酗酒引起的。据日本法务省统计,日本3/4的家庭暴力和喝酒有关。酗酒、赌博、吸毒是诱发刑事犯罪的三大元凶,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他人皆醒我独醉,信着酒胆敢犯罪”!
在大自然和法律法规面前,我想我们的酒胆还是小一点为妙。
谬误五:酒能御寒
很多人以为,喝酒能御寒。这其实是一种讹传。喝了酒,特别是烈性白酒以后,酒精会很快被人体吸收,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穿肠贯腑,使皮肤血管扩张充血,令人浑身有种热烘烘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劲”。
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酒劲过后,会觉得比喝酒之前还要冷,这个时候,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会大大减弱。喝了烈酒以后,在严寒环境中迅速地做点事是可以的,但是,时间稍长就会出事。酗酒者在严冬环境下暴毙的事也时有发生。
在明显低温的环境中,人体需要通过减少对皮肤的血液供应来抵御寒冷。也就是说,喝酒产生的热感是一种误导。不仅不能保暖,反而会加速热量的散失,使人体抗寒能力减弱。
谬误六:酒能销愁
在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社会观念影响下,男人们即使有天大的挫折、天大的难事,也不能哭。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一个人抽闷烟、喝闷酒。但是,“借酒浇愁”常常是过量地饮酒。因为浅酌慢饮,喝一点点不解决问题,就只好“一醉解千愁”了。
过量饮酒的结果是伤脑又伤心。酒醒之后,还是要面对严酷的现实。该愁的事儿一点也不少。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一旦成瘾,不能自制,必将堕入疾病缠身、家庭解体,甚至刑事犯罪的深渊。结果会更加悲惨。还是李白说得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