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2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济公和尚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6 06:36: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落魄狭 于 2009-7-26 06:40 编辑

我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的时候,车子开过了头,兜回来的路上有灵谷寺。我一向对寺庙道观等有兴趣,就下车信步游览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灵谷寺旁就是南北朝有名的和尚宝志埋佛骨的地方。这样说可能大家还是不甚了了,那么济公和尚可以让大家恍然大悟了,这个宝志大师也叫做志公和尚的便是济公和尚的原型。古今做和尚做的出色出奇的两位都在南京,一个还俗了,做了皇帝,就是朱元璋,另一个是宝志和尚,成了神仙,便是我们熟知的济公和尚的原型。在人们的印象中济公和尚活动在南宋时期的杭州,其实是个历史常识的误会。宝志和尚出生于南朝的宋,这是刘裕建立的,而不是渡江以后康王赵构偏安杭州的南宋。两朝时间相差足有数百年。
宝志和朱元璋这两位名和尚之间虽然相差上千年,却还发生过矛盾。因为宝志和尚的佛骨塔(也叫志公塔)以前就在明孝陵的位置上,如此风水宝地,发达了的和尚朱元璋当然不会放过,自己要埋骨于此,只好就请宝志的佛塔挪个地方了。不过老朱强横霸道也没有什么好结果,尸骨未寒,他的第四子朱棣就干掉自己的侄儿建文帝黄袍加身了,看来志公和尚确实不是好惹的。据说在拆塔掘基时,人们看到宝公尸体未腐,手缠腰,发披体,容貌如生,明太祖视之生畏。遂许愿金棺银椁,以葬宝公。随后将其移至钟山东南麓,重建寺塔,即今之灵谷寺、志公塔。
为宝志和尚移建的灵谷寺现在似乎和这位神僧没有多大关系了,志公塔偏居寺旁,落叶满石径,萧瑟的很,不留意的游人不免要错过的。灵谷寺堂皇地供着各类与宝志无关的神佛,新建的偏殿中供着金光闪闪的玄藏像,据说还有这位法师的佛舍利。玄藏当然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但在这里不免让人有雀占鸠巢的味道。宝志和尚被朱元璋掘了坟倒霉至今,现在连道场也被别人占了,看来宝志真是个胸襟开阔,不拈不滞的癫和尚。
《封神榜》中神仙逃跑叫作遁,有金木水火土五遁,对于人生来讲,做和尚就是遁的好方法。宝志和尚遁在人间的时候有很多神迹,而且史书上都确实的记载着,殊非民间野史传说可比。南宋宰相李纲曾经赞道:“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鸟爪”是指宝志手如鹰爪的怪相,好听一点的说法是生就异相,婴儿时被人在鹰巢中拣到,所以拿今天的标准看就是一个残疾的弃婴。“金色身”估计是因为宝志常年不洗澡,灰头土脸脏兮兮。宝志是个酒肉和尚,吃完了油腻的手就往身上一抹了事,长年累月自然是油光可鉴。小时候我们看到剃头师傅通常有条剃头布,刮胡子刀使用前总要在上面来回掠两下,因此也是油光锃亮,与宝志和尚的衣裳大致仿佛。杖头的三件法器预示流年,刀预宋朝、尺预梁代,拂即是最后的陈朝了。
据说梁武帝在位时,宝公有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三十八岁做了皇帝,八十三岁时他曾“舍身”当和尚的所在地同泰寺发生火灾,火起之日为四月十四日。宝志和尚的话都得到了应验。而在此之前的齐武帝不信佛,曾将他关押起来,次日,人们却在大街上见到了他。齐武帝很惊讶,亲往狱中察看,却见他依然在押。齐武帝无奈,只好恭请他出狱,对其敬奉有加。
宝志和尚圆寂于梁天监年间,据说他圆寂当天把罗汉像往寺外搬,众人大惑不解,他笑道菩萨要去了。大约是要给自己腾位子的意思,当天宝志便坐化了,在人间享年七十八岁。这位酒肉和尚可谓死也死的发噱,中国历史上幽默的人实在太少,宝志和尚也就是济公如此深入人心也是必然,他总比要你一个个头磕下去也不知道是否有用的佛像可亲的多,而且符合国人实用的人生态度。佛家讲来世,宝志在现世中的诺言兑现和预言有点近似于道家了,但在佛家刚刚进入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总要给人一些甜头人家才能信你,因此宝志的作为亦属正常吧。现在的志公堂前有把飞来剪,据说是镇蛟龙的,龙用剪刀来镇压,简直把它当成黄鳝了,这种有趣的事情大概只有宝志和尚做得出。
志公堂里最有看头的是三绝碑,但其实有五绝。三绝碑的第一绝,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根据张僧繇的画摹绘的志公像。吴道子的这张画线条流畅、体态飘逸,深得“吴带当风”的神韵,因此就成了志公的标准像被刻在石碑上。不过我觉得吴道子把一个邋遢和尚画的如此飘洒出尘,恐怕也不是宝志和尚的本貌和本意了。我们原来就有为尊者讳的传统,这么有名的人物哪能不画得神气一些呢。我们在明孝陵里面看到的朱元璋像英明神武,其实老朱本人长的一张驴脸,而且五岳朝天,就是脸上的五官都是朝天的,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当然名人长了这副卖相就是异相了,可以大大表扬一番的。
不久诗仙李白游金陵见着此画,顿发思古幽情,信笔写下了四十字的画赞一篇:“水中之月,了不可取。灵空其心,寥廓无主。锦蒙鸟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容,何住何所。”又过数年,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南京)刺史见李白画赞连连称妙,于是以正楷重誊,并刻在碑中志公像的上方。“李赞颜书”就是三绝碑中的第二、第三绝。”
分列于志公像左右两边的还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兆页题写的《宝公菩萨十二时歌》,而碑最上面的“净土指南”四字,则是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书写的。乾隆帝善于狗尾续貂,看在他是皇帝的面子上,就称之为五绝了。现在的三绝碑刻当然已经是复制品了,因为原物在文革时被红卫兵当做洗衣板,碑刻被磨得不可识别了。
宝志和尚游戏人间,飘然出世,最终还是被革了两次命,一次迁坟,一次被当了搓板。以和尚的滑稽玩世以及神明先知大概也不会预料到自己人间身后事也是这样的辛酸滑稽。
[wma]http://rz.net.cn/hhw/病中吟.mp3[/wm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