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立体化养殖发家致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14: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般的传统种养殖,一亩地年纯收入最多两三百元,但是现在立体种养殖,每亩地能有两三千元,是先前的十倍。2006年,赵成忠关掉两间门市,与外出打工的邻居们协商,将他们的土地承包过来,开始小规模发展种养殖。

  立体化养殖发家致富
  “一般的传统种养殖,一亩地年纯收入最多两三百元,但是现在立体种养殖,每亩地能有两三千元,是先前的十倍。”给记者笔账的是汪洋镇大勇村1组村民赵成忠,他口中的立体种养殖,指在山上种树、养鸡,在水里养鱼,在家里养鸽子、养猪。2010年,他手中的300多亩地纯收入达60多万元。
  历经周折
  新政策里找机会
  赵成忠今年42岁,从17岁起,他便跟着同村人外出打工,在成都、青海、攀枝花等地做过装饰工、理发师、木工等活。常年在外打工的他一直寻思着,等有了一定资本就开始创业,自己当老板。
  2000年,在外打了14年工的赵成忠兜里有了些积蓄,看着家乡汪洋镇的工业很有前景,便回家在汪洋街上开了一间建材门市和一间灯具门市。在经营门市的同时,赵成忠也关注着这样一个问题:村里的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大片大片的土地被丢荒,要是能把它们利用起来,应该是笔不小的财富。
  2006年,赵成忠关掉两间门市,与外出打工的邻居们协商,将他们的土地承包过来,开始小规模发展种养殖。
  2008年,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赵成忠一下子承包下300多亩土地,准备大干一番。
  立体养殖
  互相补充生财路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赵成忠知道,按照传统的整法,这300多亩土地一年最多有10万块的收益,还得累死累活的。他承包下这片地之前,就有一个打算:立体养殖。
  “立体养殖,又叫一体化养殖,同时种、养多种动植物,互相补充,地尽其用,”赵成忠说,他承包的主要是荒山和水田,所以确定了“山上种树、养鸡,水里养鱼、养鸭,家里养鸽子、养猪”的思路。
  赵成忠介绍了这样做的好处:鸽子挑食,每次喂食都产生大量废料,所以需要养鸡来消化;山上栽种核桃树,但是近两三年内树苗较小,一方面可以种点青菜,一方面可以放养鸡,而青菜又可以当做猪的青饲料;水中养鱼和鸭子,它们都可以吃鸽子的废料和拉出来的屎(里面有大量没消化掉的粮食和饲料);养猪产生的粪便可以当树和青菜的肥料。
  除了物尽其用,一体化的养殖还能有效规避风险。“时下猪肉上涨,养猪的利润较高,人家说我赚着了,但之前低价的时候我也不虚,因为我还有其他几样撑着的。”
  做大做强
  小山区有大商机
  赵成忠承包的300多亩土地中,有56亩鱼塘,年产鱼5000公斤左右;核桃树180多亩,3年后将挂果;年出栏生猪600头、鸽子14800对;林下养鸡每批次1000多只,一年6批;还有些散的土地,则用来种玉米小麦等粮食,充当鸽子和猪的饲料。
  赵成忠介绍,维持各种养殖系统,需要20多个工人,遇到打鱼、清塘等大事,又临时增加人手;每个工人根据劳动量,一月工资在1500至2000元不等。算下来,一年纯收入还是有60多万元。
  接下来,他还将扩大规模,并考虑在其中建一个农家乐。“汪洋经济发展这么快,建个有档次点的农家乐,肯定有市场。”赵成忠信心满满地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