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基督教,佛教,道教音乐文化的特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7 14:1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基督教
    核心:神爱世人、人有原罪,罪的工价就是死。
    关于罪:嫉妒、骄傲、自私、贪心、最大的罪就是不承认上帝,只有得到神的宝血才能洗净我们的罪恶。
    上帝在哪里:“没有爱心的人,就不能认识神,因为神就是就是爱”,基督教让人充满爱,而不是仇恨、憎恶和惩罚。
    客观评价:基督教是他力教,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唯有创造宇宙的万物的上帝才有能力拯救世人。
    诗篇歌和赞美歌在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圣咏品种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承担了各自的文化含义,但总的趋势也是不断规范化和复杂化,在礼拜仪式中的功能和作用也不断明确。这使得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前的罗马世界各地基督教会的礼拜仪式和圣咏呈现出一种大致相同的粗略外形(其详情我们已不可获知)。
    早期的圣咏也是一种刚刚产生的新文明的重要表征。这种没有乐器伴奏的、以音节式吟唱为主的朴素音调在多少世纪内成为欧洲所能发出的唯一歌声。正像基督教只是古代文化的批判者而非毁灭者和破坏者一样,基督教音乐也吸收了古希腊音乐理论的不少因素(如波伊提乌的著作),后来被用来构建中世纪的教会音乐体系;圣咏中的古代遗迹(如一些音乐材料和咏唱方式)也就此沉淀下来,成为中世纪圣咏的重要基础和上古文明一点不甚耀眼的纪念。

2.佛教
   “天上人间,唯我独尊”。
   我:自我。人在宇宙顶天立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自己的命运。
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善恶与努力与否。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得到净化,升华自己享受心安理得的快乐。歌以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佛教音乐对于中国民间说唱音乐、音韵学以及乐律、音阶和字谱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形式有声乐和器乐等多种。声乐主要有:①独唱,由维那担任;②领唱和齐唱结合,即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③齐唱;④轮唱。
    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颂赞佛之功德,如三宝赞、香赞等,其词多为长短句式的诗。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其词有四、五、六、七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调上除了用上下对句外,一般常以四句为一乐段。咒,是密语或真言,如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甚多,曲调比较活泼。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

3. 道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即万法自然。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宇宙的秩序,统领。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道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在曲式和情调的内涵上,无不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局。道乐主要用于颂赞神仙、祈福禳灾、超度亡灵和修持养炼,曲调形式上有“阳韵”和“阴韵”之分,“阳韵”多用于早坛功课和祥祈性法事;“阴韵”多用于晚纭功课和超度法事。其美学思想反映了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既出世又人世,情调庄严。肃穆,又不乏清幽恬静。表现召神遣将时气势磅礴,表现降妖驱魔时威武果敢,祈福祝庆时欢乐轻快,赞颂神仙时优美恬静,而表现祈祷养炼时悠扬缥缈。通过音乐的烘托、渲染,道教韵斋醮仪式更显庄严、肃穆、神圣和神秘,在声乐中各种神仙意境得以和谐生动地再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