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39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翻唱]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没啥出息 [复制链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1
发表于 2009-7-15 16: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izihu 于 2009-7-16 17:35 编辑

我只提一点不足:气息控制再稳健一点,否则长音抖得我心里发慌,有诱发心脏病的嫌疑哈。希望加强气息训练,照我的办法苦练半年。最近发现个别回贴说声乐没有科学性纯属艺术,就这个问题我向大家解析一下,就是关于《声和乐》的交流。我认为声和乐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它们分开来说
一 声和乐的关系:声是手段,乐是目的,声是为乐服务的,声属于科学范畴,而乐属于艺术范畴
二 声的科学性:是基于人体生理学《主要是发声器官》和物理声学两门学科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一定要遵循这两门学科。实际上人类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只有“美声”,作为一位声乐老师首先要把学生最漂亮的声音挖掘出来,再训练到运用自如,形容漂亮或悦耳的声音有结实,饱满,集中,明亮,宽厚,清脆,干净,圆润,辉煌等,如果不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系统的训练是很难达到的,由于世上没有一个人的发声器官是百分百完全相同的,所以不宜拿张三的声音和李四对比,也不宜把训练张三的方法去训练李四只能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状态,母音以及不同的音高,音强,音时等等去对比;形容难听的或不美的声音有虚华,单薄,散,闷,扁,窄,细,破,紧,喉音等《当然还有嘶哑沙》只有方法存在一定的毛病才会这样。
三 乐的艺术性:指的是有旋律,风格,韵味,内涵,情感,意境,层次并且准确清楚的语言。人类没有脱离声音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声音,所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但是在表现不同作品的时候有倾向性和选择性,即为了更好的表现作品可以牺牲一点科学的方法,这是允许的。我认为在“声”方面不必要太多的争论,因为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客观性;而“乐”的争论大的去了,因为它的艺术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UID
322512
帖子
1275
主题
14
金币
1261
激情
49
积分
1389
注册时间
2009-2-25
最后登录
2012-6-9
2
发表于 2009-7-16 16:32:4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izihu 于 2009-7-16 19:46 编辑
千万可别说我故意害你心脏病哦!那我罪过可就大了。你这意思是说我“别人唱歌要钱,我唱歌要命呀”哈哈!
你所表述的观点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我表示支持,但我觉得你片面的理解了一些观点,比如说“科学的发声方 ...
没啥出息 发表于 2009-7-16 14:42
我就知道你会把我的文章理解偏,声和乐是密不可分的,我已经说的很清楚,合起来就成了唱法,唱法和发声方法是两个概念,应该说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只要美声,这是从理论上说的,如果结合民间或戏曲的唱腔后,科学性会打点折扣,不同民族,语言,艺种的发声方法都有它一定的科学性,但在不破坏风格和韵味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把声和乐分开来说是为了方便理解,让大家明白科学性到底在哪里,艺术性又到底在哪里,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而我们争论的都是唱法是合起来的,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你说的老帕来唱京剧,让梅兰芳唱意美不是科学不科学的问题,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也就是声和乐和不和偕的问题,也就是符不符合中国老百姓的艺术审美观的问题。中国的民歌和民间及戏曲唱腔以艺术美为主,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为辅,有个别的谈不上科学性,而美声唱法科学和艺术同等重要。比方说如果不把自己最漂亮的声音练出来而且还要连贯统一,运用自如就不要唱或暂时不适合唱美声。还比方说有些声音不太美《方法不太科学》,但他的艺术感染力太强,太具艺术美,同样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但他唱不了多久。还有的方法也科学声音也美,但他们还是把嗓子唱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演唱时间和强度已经超过了声带和喉肌承受的能力,使它们极度疲劳而变坏。有个别声乐老师误导学生:只要方法科学正确了唱一天都不累,使得个别学生除了吃饭睡觉都用来练声,一天练10几个小时,间息的时间又短,真是害人不浅。因此保护嗓子也是声乐的科学性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